锌;锌粉;亚铅粉 | ||||
标 识 |
中文名: | 锌;锌粉;亚铅粉 | ||
英文名: | Zinc powder;Zinc dust | |||
分子式: | Zn | 分子量: | 65.38 | |
结构式: | ||||
CAS号: | 7740-66-6 | RTECS号: | ZG8600000 | |
HS编码: | UN编号: | 1435;1436粉末或粉尘 | ||
危险货物编号: | 43014 | IMDG规则页码: | 4373 | |
理 |
外观与性状: | 浅灰色的细小粉末。 | ||
主要用途: | 用作催化剂、还原剂和用于有机合成,也用于制备有色金属合金。 | |||
熔点: | 419.6 | 沸点: | 907 | |
相对密度(水=1): | 7.13 | 相对密度(空气=1): | 无资料 | |
饱和蒸汽压(kPa): | 0.13/487℃ | 溶解性: | 溶于酸、碱。 | |
临界温度(℃): | 变脆点(℃):210 | 临界压力(MPa): | ||
燃烧热(kj/mol): | 无资料 | |||
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|
避免接触的条件: | 接触潮湿空气。 | ||
燃烧性: | 可燃。最小引燃能量(mj):65 | 建规火险分级: | 乙 | |
闪点(℃): | 自燃温度(℃): | 500 | ||
爆炸下限(V%): | 无资料 | 爆炸上限(V%): | 无资料 | |
危险特性: | 具有强还原性。遇酸类、水、卤素和氧化剂等能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,引起燃烧或爆炸。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,遇火星会发生爆炸。易燃性(红色):2 反应活性(黄色):2 | |||
燃烧(分解)产物: | 氧化锌。 | 稳定性: | 不稳定 | |
禁忌物: | 胺类、硫、氯代烃、强酸、强碱、氧化物、强氧化剂、空气。 | 聚合危害: | 不能出现 | |
灭火方法: | 砂土、干粉。禁止用水。禁止用泡沫。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,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,通知地方卫生、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。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,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。 | |||
包 装 储 运 |
危险性类别: | 第4.3类遇湿易燃物品 |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: | 10;36 |
包装类别: | Ⅱ | |||
储运注意事项: | 储存于高燥清洁的仓间内。相对湿度保持在75%以下。远离火种、热源。防止阳光直射。保持容器密封。应与碱类、酸类、潮湿物品、卤素(氟、氯、溴)、氧化剂等分开存放。平时需勤检查,查仓温,查混储。搬运时要轻装轻卸,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。雨天不宜运输。 废弃:处置前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。恢复材料的原状态,以便重新使用。 包装方法:塑料袋、多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钢桶;塑料袋、多层牛皮纸袋外纤维板桶、胶合板桶、硬纸板桶;螺纹口玻璃瓶、铁盖压口玻璃瓶、塑料瓶或金属桶(罐)外木板箱。 ERG指南:138 ERG指南分类:遇水反应性物质(放出易燃气体) | |||
毒 性 危 害 |
接触限值: | 中国MAC:未制定标准苏联MAC:未制定标准美国TWA:ACGIH 10mg/m3 美国STEL:未制定标准 | ||
侵入途径: | 吸入食入 | |||
毒性: |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,建议不要让其进入环境。 OSHA表Z—1空气污染物:锌及其化合物 | |||
健康危害: | 吸入锌在高温下形成的氧化锌烟雾可致金属烟雾热,症状有口中金属味、口渴、胸部紧束感、干咳、头痛、头晕、高热、寒战等。粉尘对眼有刺激性。口服刺激胃肠道。长期或反复接触对皮肤有刺激性。健康危害(蓝色):0 | |||
急 |
皮肤接触: | 脱去污染的衣着,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。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。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,注意自身防护。 | ||
眼睛接触: | 立即提起眼睑,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 | |||
吸入: |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 | |||
食入: | 误服者立即漱口,给饮大量温水,催吐,就医。 | |||
防 |
工程控制: | 密闭操作。 | ||
呼吸系统防护: | 作业工人应该佩带防尘口罩。必要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。高于NIOSH REL浓度或尚未建立REL,任何可检测浓度下: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、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。逃生: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(防毒面具)、自携式逃生呼吸器。 | |||
眼睛防护: |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。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。 | |||
防护服: | 穿工作服。 | |||
手防护: | 戴防护手套。 | |||
其他: |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、进食和饮水。工作后,淋浴更衣。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。 | |||
泄漏处置: | 隔离泄漏污染区,周围设警告标志,切断火源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,穿相应的工作服。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,转移未破损的包装,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,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。避免扬尘,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,转移回收。如果大量泄漏,用塑料布、帆布覆盖,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清除。 法规信息: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(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),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(化劳发[1992]677号),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危险品规定[1996]劳部发423号)法规,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、生产、储存、运输、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;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(GB13690-92)将该物质划为第4.3类遇湿易燃物品。 环境信息:防止水污染法:款307主要污染物、款313主要化学物或款401.15毒性物。资源保护和回收法:通用的处理标准废水2.61mg/L;非液体废物5.3mg/kg。资源保护和回收法:地表水监测清单表建议方法(PQLμg/L)6010(20);7950(50)。安全饮水法:SMCL 5mg/L。应急计划和社区知情权法:款304应报告量454kg。应急计划和社区知情权法:款313表R,最低应报告浓度1.0%。 |
锌安全技术说明书
非售品
CAS:7740-66-6
分子式:
分子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