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S:482-89-3
分子式:C16H10N2O2
分子量:262.27
中文名称: 靛蓝
英文名称: Indi
Indi blue
Vat Blue 1
2,2'-Bis(2,3-dihydro-3-oxoindolylidene)
性状描述: 熔点390-392℃(dec.)。水溶性<0.1 g/100 mL。蓝色粉末。1g可溶于约100ml,25℃水,对水的溶解度较其他食用合成色素低,0.05%水溶液呈蓝色。
溶于甘油,丙二醇,微溶于乙醇,不溶于油脂。遇浓硫酸呈深蓝色,稀释后呈蓝色,它的水溶液加氢氧化钠呈绿至黄绿色。耐光性耐热性差,对柠檬酸、酒石酸和碱不稳定。
谱条件:流动相:甲醇:水(75:25);检测波长:280nm流速:0.8ml/min进样量:20ul (仅供参考)
用途: 用于食品、医药和日用化妆品的着色。食用靛蓝为食用合成色素。食用色素是用于食品着色的一类添加剂,包括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,总数逾60种。
靛蓝,是一种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还原染料。战国时期荀况的千古名句“青,出于蓝而胜于蓝”就源于当时的染蓝技术。这里的“青”是指青色,“蓝”则指制取靛蓝的蓝草。在秦汉以前,靛蓝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了。
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,已逐渐摸索出制取靛蓝的关键技术,从而打破了蓝草染色的季节限制。古人的造靛方法如下:先将刈蓝倒竖于坑中,加水过滤,将滤液置于瓮中,按比例加入石灰,再用木棍急剧击水,加快溶解于水中的靛甙与空中氧气的接触,使之氧化成为靛蓝,沉淀后,将水除去,等靛蓝的水分完全蒸发,则可将其盛到容器内,制成蓝靛。这种造靛和染色的技术,与现代合成靛蓝染色的机理是完全一致的。
与红花一样,蓝草也可制成固体染料:先制成泥状的靛蓝,待染色时,先用酒糟发酵,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氢气、二氧化碳可将靛蓝还原成靛白。用靛白染成的白布,经空气氧化,又可显现出蓝色。靛蓝的这种发酵还原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使用,而且该种古老的方法至今仍在沿用。大约公元前100年,印度始制成靛蓝,与中国人不同,他们采用尿发酵法染蓝。
相关标准:
FZ/T 12024-2011 靛蓝染色棉纱线 Indi dyed cotton yarns
HG/T 2750-2012 靛蓝 Indi
参考文献:
1 微色差无白芯靛蓝染色棉纱及其制造方法 中国专利 1997 专利号:CN-1144863
2 靛蓝衍生物的光异构化 樊美公;周亚琳;刘晓云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1983 (1),45-50
3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黛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的研究 张时行;万邦莉 药学学报 1985 (4),301-305
4 抗白血病药物靛玉红以及靛蓝和异靛蓝衍生物的合成 吴克美;张曼云;方正;黄量 药学学报 1985 (11),821-826
5 靛蓝合成新法 何浩明;宋启泽;沈国平;汪信 江苏化工 1986 (2),33
6 青黛中靛玉红与靛蓝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 卢日刚 药学通报 1986 (2),72-74
7 靛蓝衍生物的电子转移研究 姜永才;唐京明;吴世康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1988 (3),1-6 ;图5表3参7)
8 靛蓝二磺酸钠指示剂在无汞测铁分析中的应用 李恩轶;祁克新 辽宁化工 1988 (2),55-56, 60
9 靛蓝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中国专利 1989 专利号:CN-1037527|1989.4.25|1989.11.29|
10 靛蓝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中国专利 1989 专利号:CN1036025|1989.3.16|1989.10.4|
11 靛蓝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中国专利 1989 专利号:CN89101194|1989.2.23|1989.9.13|
12 靛蓝印染废水的处理 黄彩添;陈叶荣 广东化工 1989 (3),64-66,54
13 微生物合成靛蓝的研究 吴云 自然杂志 1989 (2),114-115
14 N-甲基异靛蓝在不同溶剂中的1H NMR研究 韩秀雯;徐长富;孔蔓;贺文义;靳香菊;孙瑞海 波谱学杂志 1990 (2),209-214 ;图2表2参2
15 靛蓝胭脂红薄层光谱电化学研究(I) 沈报恩;王桂良 物理化学学报 1990 (1),71-76
16 薄层扫描法测定菘蓝根和叶中靛玉红与靛蓝的含量 梁文法;闭业范;陈通;卢华;陈勇;甄汉深 中草药 1990 (4),155-156 ;图2表1
17 南极蓝的根、茎、叶中靛玉红与靛蓝的含量测定 梁文法;闭业范;卢华;陈通 中成药 1990 (2),31-32
18 使用靛蓝衍生物的绳状染色法 中国专利 1991 专利号:CN-1048735|1990.07.10|1991.01.23|
19 靛蓝新商品剂型的研制 鹏博;沈志良 武汉化工 1991 (4),37-41 ;图1表4参4
20 靛蓝新商品剂型的研制 鹏博;沈志良 武汉化工 1991 (4),38-41
21 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两种中成药中靛蓝的含量 戴光宇;姚桂根 中成药 1991 (5),32-33
22 靛蓝的纯化 中国专利 1992 专利号:CN-1065872|1992.04.14|1992.11.04|
23 靛蓝的纯化方法 中国专利 1992 专利号:CN-1065873|1992.04.15|1992.11.04|
24 靛蓝的纯化方法 中国专利 1992 专利号:CN-1068581|1992.07.17|1993.02.03|
25 可湿粉靛蓝制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中国专利 1992 专利号:CN-1059348|1990.8.28|1992.3.11|
26 靛蓝二磺酸钠光度法测定大气中O3的研究 陈淑芬;陈旦华;唐孝炎 环境化学 1992 (2),14-20 ;图6表1参13
27 短芽孢杆菌(Bacillus breuis)J74降解萘和靛蓝形成的研究 吴云;马国华;王方;张素琴 环境科学学报 1992 (2),249-253 ;图1表5参8。
28 催化动力学测定痕量铁(III): Fe(III)-酸性靛蓝-(新铜试剂)-H2O2体系 邱澄铨;尹庚明 痕量分析 1992 (3-4),70-72 ;图2参4
29 青黛中靛蓝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及其质量考察 李海生;刘虹;吴贵华;王菊英 中草药 1992 (5),244
30 芳香族化合物降解菌合成靛蓝的研究 吴云;马国华;杨银辉 中国环境科学 1992 (3),183-186 ;图2表5参11
31 灭澳灵片中靛蓝与靛玉红的HPLC分析 汤真;张恒弼;王晓晋 中国药学杂志 1992 (9),544-546
32 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中成药喉症丸中靛蓝的含量 于沛;王秀云 中国中药杂志 1992 (3),162-163 ;图2表2
33 靛蓝的纯化 中国专利 1993 专利号:CN-1081191|1993.06.25|1994.01.26|
34 靛蓝牛仔布拔染印花技术 范绿宝;赵建平 印染 1994 (2),23-26
35 靛蓝牛仔布拔染印花技术 范绿宝;赵建平;孙政;张碧红 印染 1994 (20),23~26
36 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测定: 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王玉平;王娟;陈涛;杜萍萍;张玉坤;顾小珍;陈继榴;王丽萍;张青新 中国环境监测 1994 (2),13-16
37 青黛中靛蓝及靛玉红含量的褶合曲线分析测定 金文祥;燕恩慈;吴玉田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1996 (6),257-259 ;图1表1参5
38 用缓冲剂控制靛蓝染色浴pH值的研究 董薇;张李蒙;刘永山;贺云海 印染助剂 1998 (1),13-15
39 微色差无白芯靛蓝染色棉纱及其制造方法 邢健;张宇晨 中国专利 1997 专利号:CN-1144863
40 靛蓝二磺酸钠催化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亚硝酸根 白林山;张艳;张建锋;徐雁玲 华东冶金学院学报 2000 (1),24-26
41 RP-HPLC法测定板蓝根、大青叶中靛蓝、靛玉红的含量 孙立新;唐虹;尹萍;宋黎丽;毕开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0 (3),191-193
42 靛蓝胭脂红-溴酸钾体系催化光度法测定微量碘 白林山;黎伟利 分析试验室 2001 (3),46-47
43 电解气浮法回收靛蓝染料初探 黄小华;王新民 印染 2000 (3),39-40
44 靛蓝拔染剂JN的拔染印花工艺 朱瀛洲 印染 2000 (5),23-25
45 靛蓝生产废水治理 顾毓刚;吕敏;刘京伟 上海化工 2001 (16),12-14
46 靛蓝胭脂红-高碘酸钾-草酸钠催化光度法测定钢中微量钒 白林山;金斌 分析化学 2001 (9),1039-1042
47 拜耳与合成靛蓝 吴祺 化学通报 2001 (8),527-529
48 二磺酸靛蓝体系褪色光度法测定水中低浓度臭氧 李建渠;李松田;唐江宏;李春香;程永华;李灵芝;田建伟;尚桂花 理化检验(化学分册) 1998 (9),422-423
49 薄层-紫外法测定咽炎合剂中齐墩果酸、靛蓝、靛玉红的含量 张玉娥;李献州 中成药 1999 (4),205-207
50 顺磁共振法对靛玉红与靛蓝的研究 陈昆源;王者福;李川勇;李维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89 (8),869-871
5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青黛片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 曹红;刘云;秦红霖 药物分析杂志 1999 (3),195-196
52 靛蓝二磺酸钠-溴酸钾体系催化光度法测定钢铁中微量钒 白林山;张金华;张世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2 (1),120-122;参7
53 纤维织物上靛蓝浓度的测定 曾林泉 染料工业 2002 (5),46-46,40;参3
54 靛蓝与异构体靛玉红的量子化学研究 王艳;刘玉明;杨明;梁晓琴 四川大学学报. 自然科学版 2004 (1),143-147
55 HPLC测定板蓝根提取物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 罗巍伟;贺英菊;王凌;温悦;莫毅;陈艳;闫根全 华西药学杂志 2004 (6),454
56 HPLC测定溃疡糊剂中靛蓝的含量 冯俭;胡三川;盛蓉 华西药学杂志 2004 (6),472-473
57 靛蓝及其取代物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薛运生;贡雪东;肖鹤鸣;田禾 化学学报 2004 (10),963-968
58 HPLC测定口腔愈溃片中靛蓝的含量 赵陆华;黄朝瑜;王丽芳;朱宣宣 中成药 2004 (8),附13-附14
59 靛蓝胭脂红-溴酸钾催化光度法测定锇 李崇宁;李祖碧;王加林;曹秋娥 分析化学 2004 (1),125-125
60 氧化靛蓝胭脂红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钛(Ⅳ) 周之荣;张丽珍;王黎 分析科学学报 2005 (5),583-584
61 RP-HPLC法测定板蓝根浸膏中靛蓝、靛玉红的含量 王燕恒;刘国瑞;徐芳;王小三;王素娥;宁微微 河北大学学报. 自然科学版 2005 (5),507-509
62 催化吲哚生成靛蓝的细胞色素P450BM-3定向进化研究 李红梅;梅乐和;Urlacher Vlada;Schmid Rolfd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5 (7),630-635
63 靛蓝和靛玉红对小鼠T细胞活化与增殖的影响 王通;曾耀英;肇静娴;胡英杰;江逊;狄静芳;冯铮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5 (5),444-447
64 HPLC法测定小儿感冒颗粒中靛蓝 熊印华;曹玉秀;王晶;张文惠;易剑峰 中草药 2006 (6),862-863
65 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、靛蓝及靛玉红的含量 杨江丰;陈颖 药物分析杂志 2006 (6),843-844
66 利用啤酒废水所产微生物絮凝剂处理靛蓝印染废水的研究 张志强;林波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6 (2),149-151
67 云芝菌发酵产漆酶及其对靛蓝脱色的研究 高恩丽;张树江;夏黎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7 (1),111-115
68 萘降解菌LHJ38生物合成靛蓝的研究 邱森;章俭;宋昊;夏春谷 分子催化 2007 (5),453-457
69 高活性微生物絮凝剂处理靛蓝印染废水的动力学研究 张志强;林波;夏四清;王学江;杨阿明 工业水处理 2007 (4),44-47
70 HPLC测定青黛中的靛蓝和靛玉红 谌立巍;廖婉;杨明;贾东艳;何鹏;陈思敏;傅超美 华西药学杂志 2008 (6),714-715
71 漆酶/HBT介质系统对靛蓝染料及废水脱色的初步研究 刘晓波;闫世梁;李宗伟;李培睿;李宗义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8 (6),27-30
72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处理靛蓝印染废水的研究 李培睿;张东辉;李宗伟;李宗义;秦广雍;霍裕平 精细化工 2008 (2),177-179,185
73 生物合成靛蓝的研究进展 辛嘉英;王艳;章俭;宋昊;夏春谷 现代化工 2008 (7),31-35
74 镉(Ⅱ)-靛蓝胭脂红-溴酸钾体系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痕量镉 严进 冶金分析 2008 (2),69-71
75 HPLC法测定板蓝根药材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 范丽芳;张兰桐;袁志芳;许慧君;何伟 药物分析杂志 2008 (4),540-543
76 HPLC测定口腔溃疡散中色胺酮、靛蓝、靛玉红的含量 闫玮;张楠;刘建利 中成药 2009 (5),743-745
77 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臭氧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 黄锋;王禹鑫 分析仪器 2009 (5),83-87
78 靛蓝锌离子络合物的结构及其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汪丰云;王素凡;黄玉成;叶世勇;周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9 (6),1168-1172
79 漆酶/HBT介质系统对靛蓝染料及废水脱色的初步研究 刘晓波;闫世梁;李宗伟;李培睿;李宗义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8 (6),27-30
80 靛蓝褪色光度法测定锰的研究 王晓玲;孙家娟;张萍;杨连利 冶金分析 2009 (10),70-72
81 韦伯灵芝发酵产漆酶及其对靛蓝脱色作用的研究 陈琼华;周玉萍;江桂杰;李广宇$D程惠贞$E田长恩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 (3),25-30
82 铁-三乙醇胺媒质中靛蓝的间接电化学还原 马淳安;周亚明;徐颖华;江欢欢;李姗姗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(3),589-594
83 HPLC法测定板蓝根药材及制剂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 马莉;孙琴;李友$D肖小河 药物分析杂志 2010 (9),1642-1645
84 靛蓝磺化物还原隐色和氧化脱色的薄层光谱电化学研究 马光和;何建波 化工学报 2010 (4),923-928
85 HPLC测定大青叶中的靛蓝 邱世婷;付春梅;李章万 华西药学杂志 2010 (6),743-745
86 牛仔布染色废水中的靛蓝回收技术研究 朱超华;邱滔;徐圃清;张晟;刘子辉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(4),137-140